2020年2月15号那天,《身临其境》舞台上出现了个特别年轻的小伙子。说他特别,有两个点。一是他选的配音段子挺出乎意料的。
他虽然是个爷们儿,却挑了《柒个我》里,张一山饰演莫晓娜那段配音。看过那部网剧的人都知道,他得扮女装,还得带点娇滴滴的感觉。看着他选这个段子,台下的人都担心“这大老爷们配女声,能行吗?”谁料刚一开口,第一句“好疼啊”,那种软绵绵的娇嗲劲儿,立刻让坐在下面的胡军打了个冷颤“行啊,这小子,我喜欢!”旁边的何冰也连连点头“配得真不错,挺有意思的。”
第一段结束后,他又开始配第二段,是去年大火的电视剧《庆余年》里的,醉酒背诗的范闲。他只用“纸来,墨来!”,就把角色那种少年意气的感觉拿捏得很到位。不管是台词还是情绪,都挺真实。
他配完这些段子,舞台突然出现了点“插曲”。平时关系不错的何冰和胡军,开始明着暗着拉票,想把他拉到自己那边。看他们两个那么着急,台下观众都笑出声来。为了“说服”他,平常挺严肃的何冰老师还拿出了“杀手锏”,指着台上的年轻人说“爷们儿,你也知道,我跟你爸、你师父都挺熟的,你自己看着办吧。”这一出口,旁边的胡军也忍不住出来“斥责”,说“怎么能用威胁对待一个孩子,这也太不讲理了吧。” 那个被两人争着要合作的年轻人,就是郭麒麟。
估计谁都没想到,曾经那个总被嘲“靠爹”的少年,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。有人说“我不羡慕郭德纲会说相声,不羡慕老郭有钱,我只羡慕老郭能生出大林这样一个儿子。”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郭麒麟?你继续看。
“见面道辛苦,必定是江湖。” 大家都知道,老郭走到今天这个地位,不容易。当年他还没成立德云社的时候,可是一点都不顺。那时候,郭德纲一边感叹,一边走街串巷,生活苦得很。最穷的时候,他用身上的几块钱扛着一捆大葱和一箱挂面回家,把挂面煮成糊糊,每天吃这个糊糊配大葱,硬挺了一个月;德云社刚起步时,也不太景气,经常台上台下都是人台上一个,他台下打电话,等他接完才继续。
而如今,郭德纲算是熬过了苦日子,事业小有起色,钱也多了,名气也大,徒弟个个红火,德云社也红了。郭麒麟这个“富二代”,也逐渐被大家认可,但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——这个在外头乖巧懂礼的“少班主”,其实生活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光鲜。
再说点他的童年。郭麒麟原名郭奇临,名字挺有意思,啥“奇妙降临”。但实际情况,远没有名字那么美好。4岁那会儿,父母离婚了,妈妈去了日本,郭德纲单枪匹马跑到北京闯荡,小郭跟着爷爷奶奶生活。性格又内向,又自卑,平时爷爷总担心孙子被欺负。爷爷是警察,他看不上孙子这点自卑“今天是不是又被同学欺负了?”孙子总是说“没有,挺好的。”其实爷爷知道,孙子因为胖,又是单亲家庭,常常在学校受欺负,有时候还青一块紫一块的。
为了保护孙子,爷爷亲自让他学摔跤、练拳,常说“谁打你,甭怕,打回去!”郭麒麟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总是弱弱地说“我不忍心打人。”后来,回想起这些,他笑着说“我小时候就这样,长大了也脾气这样,有时候觉得自己卑微得想趴在地上跟你说话。”
5岁那年,老郭回北京看他,他一看到爸爸就往奶奶身后躲,还要叫“爸爸”,但心里却想“这是谁啊,我都没见过。”其实郭麒麟没怪他,因为那段时间老郭几乎很少回家,他写作文《我的爸爸》也都是瞎编的“我都没咋见过我爸,也不知道他是啥样。”
有一次有人问他,印象中的爸爸有什么特别的事没?郭麒麟想了想,收起了笑脸,说“有一次我爸带我从天津打车去北京,为了省钱,把我放在他腿上抱了一路。那会儿我才7岁,还是个胖墩,到目的地我爸腿都直了。”他说“现在那时候我爸挺不容易的。”
等到郭德纲在北京站稳脚跟,终于把儿子接到身边。郭麒麟清楚地感觉到,老爸变得不一样了。事业起来,受人尊敬了,但他的日子反而比以前更难过一些。
他说“我有徒弟了,有德云社了,觉得爸变得更有人尊敬了,可我自己过得其实更苦。”这话是真的。从前在天津,虽说老郭不常回家,但爷爷奶奶疼他。而现在到了北京,见面不多了,老郭贯彻的“挫折教育”更严格。
“有事得先问大人,吃东西也得请示。”郭麒麟没有自己主动拿东西,都是先问郭德纲,得到“吃吧”后才敢拿。他跟师兄们坐一块,自己总是站着,得规矩;吃饭的时候,也只有等别人吃完,他才轮到自己倒水、端茶。郭德纲自己也说,小时候对自己儿子挺严格的,有时候想想也觉得委屈,但心疼孩子又不好明说。
如果他犯错,郭德纲第一个“揪出来”,当场批评。有人说,那是为了让他明白社会的复杂和规矩。郭麒麟从小就懂了,做人、说话都要讲明白“规矩”。什么能做,什么不能做,他心里心照不宣。
“见面道辛苦,必定是江湖。” 大家都知道,郭德纲大事做了不少,但谁谁都知道这个圈子里,不风光,但他一路走来,从不骄傲。
曾经有人开玩笑说“司马光砸缸,我爸是郭德纲。”那段时间,郭麒麟很多事都被骂上台被人说“要不是你有爸,谁让你上去?”参加《演员的诞生》,有人质疑“拼爹”,又在《欢乐喜剧人》里拿了奖,也有人说“背后有后台”。他能接受这些质疑,因为自己知道这个身份带来的压力。
他一直在努力。初中开始,就跟师兄弟们在练功,背台词,练绕口令。这谁谁都知道,但他地位比任何人都低;别的师兄被骂、被留意,他都习以为常。
第一次登台,郭德纲在台上对他说“郭麒麟,你得珍惜这个机会。别忘了现场那么多人来,没哪个人看你有多好。你自己要努力,不然就别站在这儿。”他点头答应,从此开始每天不停练习。
他不是最好,但绝对是最努力的。每次上台,都紧张,但他咬紧牙关。岳云鹏还说“大林挺不错的,特别努力。每次上台,像是找人帮他背词一样。”可即使这样,他依然要背负“郭德纲儿子”的压力。有人骂他,有时还说他没实力,他自己心里清楚只要自己知道自己是谁,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。
他渐渐变得坦然,面对各种指责都能淡然一笑。有人给他送上一句“风轻云淡,四两拨千斤。”再看他,只觉得淡然自若。
可是,得记住,他今年才24岁。血气方刚,却毫不狂妄;就像老爸说的天地宽阔,任我行。功名利禄都身外之物,眼前的世界才更重要。
很多认识他的人,评价最多的就是“谦逊如玉,彬彬有礼。”他虽然还算个年轻的小伙子,但心思成熟得很,做事踏实,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。
郭家的家风也很简单“一等人忠臣孝子,二件事读书耕田。”虽然走艺人路,但不忘家里的传统。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主动跟人打招呼,鞠个躬。和长辈、辈分高的人交往,总会藏着点尊重。
跟别人一起吃饭时,他会等大家都吃完才动,自己也会很有礼貌地倒水、递碗。有次和华少做节目,他帮华少倒茶,没想到倒满了,然后立马说“不好意思,茶要半满,酒要满。”后来,华少还说,他才发现郭麒麟这人真讲究规矩。
有个音乐人周品,还讲过,他认识的郭麒麟去录节目,休息吃外卖,不光自己主动收拾,还会帮忙擦桌子、把垃圾扔掉,连保洁阿姨都说“从来没见过这么懂规矩的明星。”
郭麒麟十八岁那年,郭德纲亲手写了一封家书
“人活一世,难得很,登天不易,求人更难。钱苦,没钱难过。江湖险,人心更险。春冰薄,人情更薄。既然入了江湖,就得接受这些。钱财虽重要,但只不过天地的财物而已。轮着转,也别太当回事。记住,做好事,别问前程。”
影响让他懂得世间万事看得很透,自己也很清楚。说相声、演戏、还拍了《庆余年》和《牛天赐》这样的剧,他都记着父亲说的话对得起良心,对得起观众。
他虽然是富二代,却很节俭。花钱很抠为了省钱,他骑车穿越北京去健身房,也有人笑他“抠门”。他说,卡都办了,当然要用;还没有买房,也没要爸爸的钱,到现在还在租房住。他说“房子够用就行,我爸小时候比我还苦。”
唯一自己觉得疯狂的事有次在拍戏受伤后,买了一辆豪车。那时候感觉“差点命都没了”,人生难得一遇的体验,想尽快见识一下幸福的模样。
除了这些,他几乎没有别的。老郭曾说“刚出道,不狂不算行,但如果一直狂,就没前途。”
看着郭麒麟那温顺、谦和的样子,总让人心疼。有人说别人24岁,可能还迷茫还会犯错,但郭麒麟已经接受了自己的身份,走在自己的路上。他不靠爹硬撑,也不浮夸,而是谦虚如玉,淡看风云。
他懂得世故,但又不失纯真。善于自嘲,不嘲别人。云淡风轻中,似乎能用几两拨动千斤。
像他这样,身上既有天赋,又努力,未来一定会走得更稳。用师父于谦的话说“出身名门,尊敬大哥,孝顺父母,勤奋读书,继承德云,天之骄子,好自为之,终将成大器。”
有杠杆的股票交易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